急性白血病的預后和治療
急性白血病的預后和治療 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髓)細胞性白血病,特別是年輕患者而言,現實的目標是獲得痊愈.按照核型的亞類分型有助于了解預后.治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髓)細胞性白血病的基本原則相同,然而用藥方案卻有不同. 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是嚴重的.對于中性粒細胞<500/μl的患者,由于細菌膿毒血癥的可能性,即使沒有感染的臨床癥狀,也應使用廣譜抗生素療法(如頭孢他啶,primaxin),包括抗革蘭氏陽性細菌的藥物.同樣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出現發熱,在作過必要的檢查和培養后,要及時采用聯合抗生素療法.真菌感染率正在增高并難以診斷,若用抗生素治療48~72小時無效,則使用殺真菌制劑進行經驗治療是有指征的.對于難治性肺炎患者應疑及卡氏肺囊蟲或病毒感染并經氣管鏡和支氣管沖洗液檢查而證實并予以相應的治療.治療可用TMPMX,兩性霉素和阿昔洛韋.輸入粒細胞常有必要,這有助于伴革蘭氏陰性菌膿血癥的中性粒細胞減少患者的治療,但未能證明有益于預防.給予TMXMZ可預防卡氏肺囊蟲肺炎的發生. 由于開始治療后白血病細胞迅速溶解,應密切關注體內水分,尿液的堿化和電解質平衡以防止高尿酸血癥,高磷酸鹽血癥和高鉀血癥的發生.為了將高尿酸血癥限制在最低程度,可在開始化療前使用黃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劑別嘌呤醇以抑制黃嘌呤轉化成尿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