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概述
膽囊息肉概述
根據現代流行病學的最新統計結果,家族成員中親代患有膽囊息肉病其子代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的1-2倍,由此說明此病還是有一定的遺傳傾象,主要體征為右上腹區壓痛,較明顯,對人體影響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異常,肝功能異常,并有8-15%患者癌變。
膽囊息肉在臨床表現上分為有癥狀型約為60%和無癥狀型約為40%,癥狀的有無與膽囊息肉本身性質的好壞無關,而無癥狀型息肉的癌變有時往往高于有癥狀型,常常容易癌變。膽囊息肉60%的患者均無明顯癥狀,其隱蔽性較強,不被人們發現,只有在B超體檢時才發現,部分患者偶伴有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腹脹、口苦、咽干、惡心、嘔吐、厭油、消化不良等癥狀,極少數患者伴有發熱、黃疸。
當膽囊息肉發生下列變化時可考慮手術治療:①直徑大于l厘米以上的單發息肉;②年齡大于60歲且癥狀明顯者;③合并膽囊炎、膽石癥;④B超隨訪有短期內明顯增大或有息肉周圍粘膜浸潤。
膽囊息肉進行手術治療時應注意兩方面的事項:①手術切除時應做冷凍切片,若證實為膽囊痛則應將膽囊三角組織、肝門淋巴結以及肝十二指腸韌帶淋巴結切除。②應做B超隨訪,注意腫瘤復發情況。膽囊息肉要掌握好手術的適應證.要做好B超的隨訪。
我們對膽囊息肉病還是盡可能的采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為好,膽囊息肉患者日常生活注意問題:①定期通過B超對膽囊息肉進行動態觀察,3-4個月檢查一次,檢查時一定要選擇醫療設備較好,醫療水平較高的醫院檢查;②日常生活中,不要飲酒,忌食肥甘厚膩性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海鮮、無鱗魚等);③飲食生活要規律,避免過于勞累、情緒不易波動太大,以免植物功能紊亂影響膽囊正常收縮的調控,造成膽汁長時間留滯在膽囊內時間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