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葉病變時出現中樞性面癱的特點
額葉病變時出現中樞性面癱的特點
額葉約占整個人類大腦皮質的1/3,位于大腦的前部。其所包括的范圍是由額極到中央溝,并以外側裂的本干和后支為下界。額葉外側面上有四個主要的腦回:垂直的中央前回,后回,額中回,和額下回。在功能上,中央前回又分為三個主要部分:運動區、運動前區、前額區。中央前回是皮質脊髓束和皮質橋延束的發源地。當運動區病變時可以出現中樞性面癱。
⑴麻痹征候 根據病變的部位不同,臨床常見有七種麻痹性癥候,即上肢單癱,下肢單癱,皮質性偏癱,顏面與上肢癱,中樞性面癱,旁中央小葉性截癱(皮質性截癱)及旁中央小葉性三肢癱。
①面肌與上肢癱 見于中央前回被外側下部的病變,表現病變對側上肢與顏面下部肌肉麻痹,很少出現下肢癱,常常有伸舌向面肌與上肢癱瘓側偏斜。此癥常見于He-ubner氏回返動脈閉塞。
②中樞性面癱 見于中央前回的下部、島蓋部、額極、額葉底面或顳極的病變,如果病變在優勢半球上,常常伴有失語。
⑵中央前回病變時,反射異常 病變對側常常出現Babiki氏征。深層反射亢進(急性期反射低下或消失),淺層反射減低或消失,往往伴有踝陣攣、臏陣攣與腕陣攣。
⑶中央前回病變時的發作癥侯,癲癇發作為中央前回具有代表性的癥侯,多出現限局性癲癇,一般發生于病灶的對側。
閱讀雖說不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卻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所以我們為了命運,要堅持多看,看完整的文章,康網小康希望您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希望您能對本文做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