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患缺鐵性貧血
小兒患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由缺乏造血原料鐵引起的小兒最常見的一種貧血病。具醫療普查,80年代初,全國各城市約有一半的兒童患有這樣貧血。90年代,經過醫療工作者和兒童家長的共同努力,這種貧血病雖然已大有減少,但在小兒貧血性疾病中仍然是最普通的一種。
患缺鐵性貧血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倦、食欲不振、煩躁,年長兒童會自訴頭痛暈,眼前發黑、耳鳴,如果將孩子的眼皮翻過來看,會失去正常的肉紅色而呈蒼白的顏色。長期患缺鐵性貧血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血液中的紅血球由骨髓制造,然后被釋放到血液中。如果體內缺乏促成血紅蛋白生成的要素-鐵質,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輕微的缺鐵性貧血可能沒有任何癥狀,較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皮膚蒼白、無精打采、呼吸急促、嘴部或舌頭疼痛等癥狀。長期缺鐵性貧血,可造成患兒生理發育遲緩和功能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