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類固醇肌病的診斷
慢性類固醇肌病的診斷
慢性類固醇肌病起病隱匿,容易漏診。臨床診斷主要依據以下幾點:
1.應用類固醇治療后出現肌肉無力,伴嚴重的Cushing綜合征,24h尿酸排泄量增加。
2.應用類固醇治療多發性肌炎時,肌無力癥狀加重,但血清CK水平穩定,24h尿肌酸增加或類固醇加量后出現肌無力。
3.肌肉活檢示選擇性Ⅱ型肌纖維萎縮伴Ⅰ型纖維內脂質增加。
4.對疑有類固醇肌病的患者撤停類固醇后,肌無力緩解,即可確診。
鑒別診斷:
1.應與腦與脊髓病變導致的肌無力、肌萎縮等癥狀體征鑒別,特別是在腦部疾病危象后大量應用皮質類固醇時。詳細詢問病史,結合CTMRI檢查等,鑒別不難。
2.注意與其他類型骨骼肌疾病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