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骨壞死的非手術治療
缺血性骨壞死的非手術治療
適用于缺血性骨壞死的距骨及其他足踝骨未發生塌陷,關節面無破壞,無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表現的病例,常采用避免傷肢負重,延長傷肢的固定時間等方法,觀察其血運是否恢復,以舒筋活血、通絡止痛為主要治療原則。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適當地休息,根據病因兼顧其他疾病的治療,消除原發疾病,解除對骨壞死的惡性刺激。
1.推拿手法:推拿、按壓、揉搓、擊打等。
2.針灸取穴:陰陵泉、三陰交、筑實、足三里、太溪、照海、然谷、隱白等穴。
3.運動療法:足踝關節支撐全部身體重量,在骨壞死的早期,不宜作劇烈的體育活動,也不宜長久地站立,以免加重局部刺激,加劇癥狀,應適當的休息。在骨壞死恢復階段,若出現局部組織粘連時,可選慢跑、廣播體操等活動量較小的運動。適度地活動踝關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功能恢復。
4.矯形鞋:用矯形鞋減負荷作用可改善踝關節變性疼痛,適當調整鞋底支持角度,使負荷點從膝關節內側面移向外側面,也可減輕膝關節疼痛。